本文转自:台州日报专业在线配资炒股查询
陈航琦正在介绍第二代及第三代智能鱼缸。
台传媒记者张梦祥文/摄
“像第三代智能鱼缸,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水泵开关、灯带开关以及LED灯效设置。最重要的是,通过这个小摄像头,还能实现水质监测、小鱼状态监测。”9月4日,在路桥区第三中学,八(11)班学生陈航琦耐心地向记者介绍他发明的智能鱼缸。
上个月,陈航琦带着他的作品智能鱼缸亮相2024—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(ICC竞赛)全国总决赛,其新颖的想法获得了评委一致好评,斩获中学组(J组)一等奖。
据悉,ICC竞赛是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“白名单”竞赛活动。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近12万名青少年积极参与,其中1万余名选手晋级总决赛。
这已经不是陈航琦第一次发明创造,此前,他研制的多版三球仪教学用具已拿到发明专利。
去年冬天,班主任兼任科学老师蔡雪丹讲解完生态内容后,要求同学们在家动手试试创作生态瓶。
本就爱好养鱼的陈航琦十分认真地参与。然而生态瓶和传统鱼缸一样,也需要频繁打理,他想着能否发明一个智能鱼缸,让养鱼不再麻烦。
“传统鱼缸需频繁手动维护,如投喂鱼饵、恒温控制、水质监测等。但初中学业很忙,没那么多时间照顾小鱼。”陈航琦说,目前市场上智能鱼缸价格普遍高昂且功能单一,无论是温控、水质监测还是能源供应都达不到理想状态,若不精心打理很容易导致鱼类死亡。他希望智能鱼缸可以完美解决这些不足。
“我最初采用木料制作鱼缸主体结构,并在木质接缝处使用热熔胶防止漏水。”然而,在实际验证过程中,陈航琦发现该方案在外观质感上存在不足,体验不够理想。他决定将方案迭代升级。
“二代智能鱼缸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结构,配备500万像素摄像头替代传统传感器,通过获取摄像头图像,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监测模块计算浑浊度和光照度,实现非接触式水质分析。”虽然解决了之前的不足,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,设备箱线路易受潮、过滤水挂壁影响观感、无法实现自动投食。
于是,陈航琦为第三代智能鱼缸增加了主机体积,同时增加滴水檐防止水溅起,增加远程遥控功能可以在手机电脑上遥控。“这款智能鱼缸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让主机与电脑和手机进行通信,动动手指就可以远程完成鱼缸的自动喂食,还可以调整喂食时间。”
虽然第三代智能鱼缸已解决之前的问题,但陈航琦还是不满意。他希望智能鱼缸可以控制温度,能轻松饲养热带鱼。于是他又在此基础上加入AI技术,让鱼缸愈发智能化。
“就像智能语音助手一样,我们只需要动嘴发送指令,鱼缸的终端智能系统就可以执行。”陈航琦直言,发明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智能系统搭建,因他掌握的资料有限,很多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。庆幸的是,在他的不断尝试下,终于成功了。
母亲李敏慧全程见证了陈航琦发明背后的艰辛历程。“所有配件都是琦琦自己准备的,很多材料没有现货,需要自己设计。为此,他还特地上网自学了3D建模和电路板设计,不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”她说,光是电路板前前后后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。
李敏慧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儿子沉浸发明创作时陪在他身边。“一方面,我想用陪伴表达对孩子的支持;另一方面,若是不陪着,琦琦总是会忘记睡觉,弄到半夜一两点钟。”
目前专业在线配资炒股查询,陈航琦所发明的智能鱼缸已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、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。
冠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